招商热线: 020-38283035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
【护理百科】静脉导管堵管知多少?
来源: | 作者:冠丰医药 | 发布时间: 2022-06-17 | 148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导管堵管:是指血管内置导管完全或不完全性堵塞,致使药液输注受阻,表现为输注困难无法冲管,无法抽到回血,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。

小贴士:

导管堵管:是指血管内置导管完全或不完全性堵塞,致使药液输注受阻,表现为输注困难无法冲管,无法抽到回血,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。

建议护理人员在静脉导管堵塞时,应先分析堵塞原因,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。因为强行冲管,有导管爆裂的风险。在确认导管堵塞时,应遵医嘱及时处理并记录。

图片


如何评价导管堵塞?
方法:在连接输液器前抽回血,用预冲装置(10ml)脉冲式冲管后连接输液器并开至最大流速。
 
是否通畅判定标准:
①抽取有回血,输液重力滴速≥60 gtt /min;
②部分堵塞: 抽取有/无回血,输液重力滴速20~59 gtt /min;
③完全堵塞: 抽取无回血和/或输液重力滴速≤19 gtt /min。
 
关于静脉导管堵管的七问七答
 

1

哪些是导管功能的评估内容?

首先我们在在使用/维护导管之前,需要进行认真、全面的护理评估,包括患者全身及穿刺局部状况、导管功能、治疗方案等,以保证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的治疗需求及安全。
导管功能需评估具体的内容如下:
1.评估导管管腔内有无血液残留;
2.评估导管是否存在脱出、移位、打折、折断等情况;
3.宜回抽PICC有无回血,确定导管是否通畅。
 

2

哪些是导致导管堵管的原因?

导管堵塞的原因分为两种:
1. 血栓性堵塞: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返流至导管,在导管腔内形成血凝块血栓所致。
2. 非血栓性堵塞:主要与导管扭曲、打折、药物结晶、纤维蛋白沉积、异物颗粒堵塞有关。
 

3

不同冲管的时机与目的?

1. 间断输液及每次输液(血)前,及治疗结束后,应回抽并冲洗导管,以评估导管功能,并将附着在管腔内的药液、血液冲入体内,降低堵管风险。采用正压封管方式进行封管,以减少血液反流入管腔,降低堵管、导管相关感染等风险。
2. 输液(血)治疗过程中,输注黏稠、高渗、中药制剂、抗生素等对血管刺激较大的液体后,宜进行冲管;连续输注的药液不相容时,应在两种药物输注之间进行冲管,以免产生沉淀堵塞导管。
 
提醒:研究表明,导管堵塞与导管留置时间无相关性,与输入液体成分是否大分子物质、封管间隔时间具有相关性。导管堵塞现象由蛋白质凝絮所致,加大生理盐水冲管的用量和控制pH 值可能预防或减少导管堵塞。
 

4

适宜的冲管溶液与浓度?

1. 应使用不含防腐剂的生理盐水进行冲封管。不应使用无菌注射用水冲洗导管。
2. 冲管液宜使用一次性单剂量的生理盐水。特殊情况下需使用袋装生理盐水时,应保证有效消毒,并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溶液,防止交又感染,严格一人一用一弃。
3. 输注药物与生理盐水不相容时,应先使用5%葡萄糖注射液冲洗,再使用生理盐水。


5

如何选择冲管工具与正确操作?

1. 一般选择10ml注射器或10ml管径的预充式导管冲洗器。但在WS/T 433—2013《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》规定输液完毕应用导管容积加延长管容积2倍的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即可,并没有规定所使用的注射器规格。一次性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可减少导管相关感染和回血率,但不应使用其稀释药物。
2. 应采用脉冲式冲管,即“推-停-推”方法冲洗导管。
3. 采取正压封管方法,防止导管内血液返流。


6

适宜的冲管液量与频次?

1. 导管冲管液量应以冲净导管及附加装置腔内药物为目的,原则上应为导管及附加装置内腔容积总和的2倍以上。
2. 封管液量应为导管及附加装置管腔容积的2倍。
3. 暂不使用的外周静脉导管,应间隔24h冲封管1次。
4. 双腔及多腔导管宜单手同时冲封管。
 

7

抽不出回血时如何冲管?

《输液导管相关静脉血栓形成中国专家共识》临床实践推荐:如果抽吸没有血液回流,但冲管通畅,可以考虑使用1mL或3mL注射器回抽吸出血液。型号较小的注射器在抽血时施加负压可能增加成功概率。但使用1mL或3mL注射器冲洗会产生高压,所以不能应用于常规冲封管。
 
提醒:不同容量注射器所产生的的压力,见下图。



持续正压防回血型留置针:

具有弹性软胶接触点结构的专利止液夹仅用生理盐水冲管后,因留置针座侧壁进液口设有专利硬套筒,冠丰止液夹可固定在该硬套筒上,再用0.5ml生理盐水继续推注,可进行二次加压封管,液体压力将储存在延长管内,而液体可持续透过弹性软胶触头缝隙向软管方向流出,充溢软管,避免软管前端空管,防止回血,形成持续正压。从而避免了因血液回流、凝固、堵塞针头,导致相应堵管率增加。





快3登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