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
产品中心
安全输注系列
便捷护理系列
骨科耗材系列
消毒产品系列
集团介绍
企业文化
市场支持
新闻动态
公司动态
行业动态
护理百科
联系我们
招商热线: 020-38283035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
网站首页
>>
护理百科
>>
【护理百科】留置针细节?千万要注意了!
公司动态
行业动态
护理百科
3
【护理百科】留置针细节?千万要注意了!
来源:
gdgfyy.com
|
作者:
冠丰医药
|
发布时间:
2021-06-17
|
2116
次浏览
|
分享到:
留置时间影响因素有哪些呢?我们该如何应对呢?
导语:
我国201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《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》应用指南中对于导管的拔除标准是:外周静脉留置针应72小时~96小时更换一次。
对该标准还有如下说明:
因此,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每日评估,决定是否拔除留置针。
留置时间影响因素有哪些呢?我们该如何应对呢?
1、留置针导管堵塞:
临床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。
形成原因分析: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;封管液种类、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;若病人容易躁动或者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血液粘稠度高、容易咳嗽等情况,容易导致回血;当器械选择不当,器械设计不合理,即使用正确的封管手法,也无法达到持续正压防回血,防堵管的效果
护理对策:1) 静脉导管堵塞时,应分析堵塞原因,不应强行推注生理盐水。2) 确认导管堵塞时,PVC应立即拔除,PICC、CVC、PORT应遵医嘱及时处理并记录。
2、穿刺部位选择:
选择粗直,充盈,长度适宜留置针的血管进行穿刺。尽量不使用手背静脉,以免影响患者日常活动。注意避开关节,静脉瓣,肢体受伤部位,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血管。对于可下床活动的患者,不宜选用下肢静脉。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。
护理对策:根据2016版美国INS《输液治疗实践标准》指出,置入导管外径占血管内径容积的45%为佳。以下是各静脉内径以及各型号导管外径数值,帮助临床更科学选择留置静脉。
注:凡有解剖学名称的静脉都属于中静脉或大静脉!
3、选择粗细合适的留置针型号:
留置针的型号会影响留置时间。根据《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》6.2.2以及2016 版 INS《输液治疗实践标准》建议都是建议制定通路的治疗计划时应考虑外周静脉的保护,选择可以适用于治疗方案和满足患者需要的最小规格的外周导管。
护理对策:针对大多数治疗应考虑 20~24 G 的导管,新生儿、儿童及老人应考虑使用 24~26 G 的导管,需要快速输血时考虑更大规格的导管,可以延长留置时间。
4、静脉选择:
好的静脉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,不良的静脉选择与药物外渗、静脉炎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。
护理对策:选择相对粗、直、富有弹性、血流丰富、无静脉瓣且易于固定的血管。注意避开关节、神经、肌腱、患病肢体等。
5、正确封管:
封管时推注封管液过猛,可使血管内压力剧增,管壁通透性增加,容易引起外渗肿胀,从而影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。
护理对策:封管时确保脉冲式正压封管,封管过程中先将针头拔出至仅剩针尖,推注封管液剩0.5mL后,一边推一边拔出针头,使留置针腔内充满封管液,避免了血液反流、凝固、堵塞针头。
持续正压
防回血型留置针
:具有弹性软胶接触点结构的专利止液夹仅用生理盐水冲管后,因留置针座侧壁进液口设有专利硬套筒,冠丰止液夹可固定在该硬套筒上,再用0.5ml生理盐水继续推注,可进行二次加压封管,液体压力将储存在延长管内,而液体可持续透过弹性软胶触头缝隙向软管方向流出,充溢软管,避免软管前端空管,防止回血,形成持续正压。从而避免了因血液回流、凝固、堵塞针头,导致相应堵管率增加。
上一篇:
【护理百科】精密输液器贵吗?硬核小知识需了解下!
下一篇:
【护理百科】留置针固定方法分享!
快3登陆